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发布日期:2021-03-24 作者:何晶 内容来源:文学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代表委员热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两会上,来自文艺、文化领域的代表委员们就关注的提升文化自信、推进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入“十四五”阶段,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人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不仅期盼物质富足,也向往精神富有,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迟子建委员:

发放文化消费券,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文化消费券,对于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能进一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建议将文化消费券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尤其是对边疆等经济欠发达、对文化产品有迫切需求的边远地区,建议由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贴。同时,打破区域限制,比如可首先在东三省启动文化消费券使用的联动机制。目前,高铁在东三省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可充分利用我国高铁的天然优势,鼓励国民在法定假日和公休日使用文化消费券,进行跨省跨区的消费,促进文旅行业的区域间合作。

范稳委员:

加强数字化产业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云南大理、丽江等过去游人如织的热点旅游目的地都暂时“停摆”,不少地方的旅游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与此同时,线上文化产业却迎来了发展的“加速期”。“云游敦煌”这类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线上游览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多数人的遗憾,暂时没办法亲身走访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线上游览的方式比较全面详实地了解其承载的历史人文背景,在轻松的氛围中,得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历史文化知识面对面,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全国仍有大量的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在数字化方面相对薄弱,尚待升级。数字化产业开发对传播和传承我们的文明很有帮助,但目前只有故宫、敦煌等少数成熟的范例,一些博物馆的尝试还未及向社会推广,因此有必要继续为此呼吁。

潘凯雄委员:

统筹推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协同发展

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从初始无序的文学网络化到逐渐有序,并逐步完成商业化及产业化的过程,网络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一些新走向:如书写社会变迁与时代情绪共振的作品引起读者共鸣,传承历史文化并推动其焕发活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但与此同时,网络文学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比如,野蛮生长的状态依然故我,数量之庞大从来就不是也不该成为评价文学优劣的指标与标准;即使是相对不错的网文作品,欠剪裁的“注水”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建议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协同发展;加强对网络文学运营平台及创作群体的研究、培训与引导,培养新型文学人才队伍;为网络作家从事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便利条件,从国家层面支持网络文学精品“走出去”。

韩永进代表:

加强建成文化强国的理论研究,重视发挥典籍力量

提出关于建成文化强国的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建成文化强国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文化强国的指标体系研究,在国家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文化强国的指标体系;从今年开始,出版《文化强国》蓝皮书系列,将每一年为建成文化强国所作的工作记录下来。二是在建设文化强国中要重视发挥文献典籍的力量,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典籍镌刻着中国之精神、民族之灵魂,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动力与源泉。

阎晶明委员:

建议将文艺评论报刊纳入学术评价体系

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通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遴选体系中,都将理论学术刊物作为衡量文艺工作者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参照和基本标准。但是报纸与评论刊物作为集中发表文艺评论文章的主要平台,显然并没有被纳入前述各核心刊物的评价体系之中。

“学术研究”和“文艺评论”不是互相区隔的独立个体,而是文艺研究工作整体的一体两面。将刊发学术研究的理论刊物纳入高校核心期刊评价制度之内,却将刊发文艺评论文章的报纸与刊物排除在外,这十分不利于文艺批评生态的健康、平衡、良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有鉴于此,建议参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的做法,将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如  《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等报刊的理论版纳入国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遴选体系,建立“学术研究”与“文艺评论”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同时将文艺评论作为教师、研究者的学术成果进行考核,以高质量的全面审核和理性评估,推动高校科研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切实加强文艺评论的实际工作。

吴为山委员:

充分发挥经典美术作品的时代价值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依托丰富的历史素材,运用绘画、雕塑等形式再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优秀党员,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把红色美术经典研究好、创作好、展示好、传播好,并以此为契机,推出一批经典美术作品,推动中国美术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因此建议:一是加强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研究和评论。通过对经典作品基本形态、思维方式、表现手法、造型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围绕建党百年精心组织创作,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新的创作思路,用紧贴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表现党史内容。三是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建党百年美术展览,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

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全民阅读,一个书香弥漫的社会,无疑能使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国力也必定因之而更加强大。

廖华歌代表:

阅读要在普及的同时向经典进军

如何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在已经普及形成广阅读的良好之风的同时,怎样提高使深阅读成为常态,这在当今时代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经典意识,要向经典致敬,向经典进军。经典是在岁月中淘尽黄沙的金子,是时光留给我们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精品。建议有关媒体和相关的文化、文艺单位,要进一步发挥公信力作用,继续积极倡导、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引领大家读经典,爱经典,从而确保全民阅读的持久和深入。

林阳委员:

建议设立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国家阅读节”

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鉴于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没有明确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而有些省市设立自己的阅读活动时间段,需要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来集中规范;同时,也不应因已有“世界读书日”而代替设立有原汁原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节日。基于以上现状,建议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阅读节”。

魏玉山委员:

建设  “新中国出版物数字资源总库”

近年来,一些技术公司、图书馆、报刊社开始对部分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工作,但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出版物数字化不全,许多重要出版物,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出版物没有数字版本;二是许多企业或机构分别进行数字化并提供社会应用,数字资源分散与重复,不便于读者使用;三是版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数字化出版物存在侵权现象。建议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牵头,建设“新中国出版物数字资源总库”。一是摸清新中国出版物数字化的基本情况,以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未数字化的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加工;二是建立数字版本缴送制度,要求各出版单位在送交纸质版本出版物的同时,提交数字版本;三是建设统一数字阅读平台,为读者提供不同方式的数字阅读服务。

韩敬群委员:

提升出版编辑力,打造优质出版队伍

编辑力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文学编辑的编辑力应该包括对时代的领悟力、穿透力,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文本近身肉搏的细读研判能力,与作者以文会友、同行共进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终身践行、须臾都不放松的学习能力。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的冲击、短期之内成功变现的心态、出版业的业态变化,使得出版业不再成为吸引年轻一代的风光行业。青年编辑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滑坡,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全行业重视的问题。建议出版业要提高门槛,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更多进入这个行业;原来的出版业都有很好的培训传统,不应该省略这些环节;加大赏优罚劣的力度,对于表现了高超的编辑力,对行业具备引领示范作用的编辑工作,建议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重视职称对编辑加强学习、提升编辑力的引导作用。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2020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完成,我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空前奇迹,而且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使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进一步实施,有了更加充分的良好条件,进入了更为快速的推进阶段。

吴文科委员:

以传统演艺活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及冲击,各地乡村的乡土文化传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被稀释和被置换”现象。千百年来乡村传统演艺活动所依托的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仪式礼节、思想观念、价值形态和审美习惯在不少地方几近消失。因此,通过恢复各地传统的演艺活动来确立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豪、追求文化自强,进而赋能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议大力发展乡村传统演艺活动,可考虑指导各地定期遴选一批基础牢、资质好的乡村传统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等的演艺班社,予以重点资助和特别支持,并从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孵化、传统经典节目的恢复与上演、新编优秀节目的创演与推介、名家名作的宣传与奖励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进行扶持和激励。

潘鲁生委员:

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手工艺人才培养亟待加强。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生产生活变迁,部分乡村手工艺“因人而存”,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较少,随着具有独特技艺的骨干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的现象仍然严重。此外,多数乡村手工艺人长期没有经过专业技艺培训,专业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虽然能制作不同类型的传统工艺品,但高手较少。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养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等将构成严重制约。

建议推进乡村文创进课堂;建设乡村文创孵化器;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开展“乡村美学”课题研发;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改革用人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构建乡村教育体系。

张帆委员:

持续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空前,成效明显。但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一是各地文化建设不够平衡。农村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等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区域间农村发展也不平衡;二是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三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不能缺位。要在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两个向度上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议一是把握好“特色”与“普通”的关系,完善农村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二是把握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农村治理。三是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文化土壤滋养乡村产业。

责任编辑:LAL
更多新闻
 
 
Copyright 2020-2020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06732号-18